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穿荒漠、越天山,曾勾勒出一条商贸往来和文明交流之路的古丝绸之路,正在绵延不息的丝路“驼铃”声中,焕发新机。古今辉映,在巴基斯坦卡拉奇的蓝天碧海旁,以国家名片的身份站上世界舞台的中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反应堆整齐坐落,散发着磅礴的“硬核”力。
5月29日,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颁奖礼举行,中国核动力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及项目副总师、副总监,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中核集团科技带头人罗英,是四川省十名“最美”科技工作者之一。
(资料图片)
罗英告诉封面新闻记者,于她而言,“‘华龙一号’真的像我的孩子一样。”从设计、制造、供货再到落成使用,从最开始担心它的使用,再到通过技术改进将反应堆压力容器的设计寿命由以前的40年提高到60年,再看着它沿着一带一路走向世界,这其中,包含着罗英的青春。
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力量,在核领域,不乏女性的身影。她们将自己的能量和潜力置于核技术这一世界科技尖端领域,并大放异彩,成为推动全球核事业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
巾帼不让:
她为我国核能发展注入燃料
若将“华龙一号”比作一条龙,那么罗英负责的“龙首”“龙驱”以及龙心“177堆芯布置”等攻坚研究,则是巨龙能够腾飞于九天之上的主要动能。而为了见证巨龙腾飞的梦想成为现实,罗英和团队走了近20年。
20世纪90年代,传统分散式堆顶结构是反应堆结构设备中公认的“硬骨头”,分散式的布置不仅会占用较大空间,还会在反应堆检修和装换料过程中耗费大量时间。一体化堆顶结构方案的理念虽早已存在,却由于种种限制未能实施。
2011年,罗英等来了机遇。当年,在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ACP1000反应堆堆顶结构方案技术讨论会上,“龙首”一体化堆顶结构方案被正式确立,这块“硬骨头”被罗英和团队接了下来。
“龙首”是指华龙一号核反应堆的一体化堆顶结构,它就像一个经过高度集成的智慧大脑,是由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制造和自主供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压水堆堆顶结构。罗英介绍,华龙一号的“龙躯”是指核反应堆的压力容器,作为核反应堆重要的安全屏障,必须经受高温、高压、高辐照的极端环境考验。为了进一步提升核电站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罗英与其团队一起,采用多项改进技术和创新设计,成功将反应堆压力容器的设计寿命由以前的40年提高到60年。
177堆芯布置是罗英带领团队实现的又一重要成果。通俗地讲,堆芯数量增多意味着动力更强,此外还能降低燃料的电功率密度,提高了安全性能。罗英告诉记者:“以往核电站采用的是157堆芯,华龙一号采用自主创新的177堆芯,可以提高堆芯的额定功率和发电功率。”
华龙一号核反应堆的压力容器,是核反应堆重要的安全屏障,必须经受高温、高压、高辐照的极端环境考验。为了进一步提升核电站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罗英与其团队一起,采用多项改进技术和创新设计,成功将反应堆压力容器的设计寿命由以前的40年提高到60年。罗英告诉记者:“我希望它的使用寿命能够超过60年。”
2018年3月,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福清 5号机组ML-B型控制棒驱动机构通过出厂验收,作为深度参与华龙一号“成长”的工作者,罗英形容这种成功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呱呱坠地后日渐成才。“对我自己而言,能够用自己所学的专业为国家做贡献,还是感觉到很骄傲的,所有的付出都无比值得。”
从跟跑到领跑:
她为核事业发展装上“引擎”
时至今日,在啃“硬骨头”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已经模糊在罗英的记忆中。“因为遇到的困难都被逐一克服和解决了,所以冷不丁还真的想不起来有什么特别难过的坎。”罗英告诉封面新闻记者。
自主创新这个词,说来简单,但背后却是罗英及其团队无数个日夜的艰辛付出。“我国核电三代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早期的跟跑到并跑,现在我们更有信心可以说是领跑,一步步抢占技术制高点,而开创出核工业由大到强的新局面。”在罗英看来,自主研发是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并将在多个方面实现共振。“我很骄傲也很自豪,我们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个自主化实际上是全周期的自主化,自主创新会对整个产业链起到激活的作用,也能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最后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数智化时代浪潮加速涌来,这即是当今世界工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更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对核电产业的影响更是全方位的。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如何借助数字化“高速公路”,推动核电领域的智能化升级,成为罗英与团队的研究重点。
“我相信,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核电技术也会迈向高安全、高可靠、高性能的新台阶。”罗英告诉封面新闻记者,数字化技术的引入,将大幅提高核电反应堆的经济性和安全性。通过海量设计运维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提取,能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反应堆全生命周期性能演变的规律;借助超级计算机,科研人员可以对反应堆的物理、热工、力学、屏蔽等性能开展大规模、高精度的模拟分析,缩短试验周期,提高研发效率,最大限度优化系统设备;此外,适用于全场景、多功能、智能化核用机器人的加入,也将为核电反应堆的安全运行和维护修理保驾护航。
花开无声:
她为创新研发搭建平台
跟所有扎根于一线的科研人员一样,罗英的大部分时间都给了工作。生长于天府之地,“川妹子”的雷厉风行也流淌在罗英的血液里,对她而言,女性和男性在科研创新方面并没有什么差别。
在罗英看来,兴核强国的道路上,巾帼从来不让须眉。“在核电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要求是非常高的,女性天生细致、认真,恰好能对核电安全且高质量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为了培养、吸引更多人才,2016年罗英创新工作室成立。在罗英的带领下,团队的年轻人接续奋斗,并且凭借出色的科研能力,获得了诸多荣誉。至今,罗英工作室已获得国防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中核集团技术发明特等奖1项、其余省部级科技奖项38项;工作室在运转期间共申请专利100余项,获授权发明专利83项,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1项;新型控制棒驱动机构运行步数突破1800万步,通过了0.3g抗震试验,创造了世界纪录。
在科研领域,虽不乏如罗英一般的科技带头人,但部分女性依然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罗英告诉封面新闻记者,“因为各种原因,可能工作机会相对要少一些,体力和思维可能也相对劣势,作为女性我也常常勉励自己,只要自己的专业过硬,主动学习,其实女性在工作上还是有很多优势的,我有信心和勇气向着未来更大的挑战出发。”
“‘华龙一号’是我国核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我们是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所有的东西都是拿在自己的手里的。”始终将“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初心映照于那些卷帙浩繁的文件与图册之上,融注于每一个冥思苦想突破创新的思绪之中,以初心为力的罗英,正于兴核强国之路上驰而不息。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3 今日医疗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