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世界观速讯丨【东看西看】连平:避险需求推动华人资产撤离,瑞士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保?

来源:中新经纬    时间:2023-03-23 21:18:17

中新经纬3月23日电 题:避险需求推动华人资产撤离,瑞士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保?

作者 连平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

华人资产撤离美国和瑞士会成为一种趋势吗?


(资料图)

最近,美国硅谷银行和瑞士信贷银行(下称瑞信)爆雷后,大量华人资产从美国和瑞士撤离引发关注。据华商财团的初步估计,可能有超过760亿美元和1600亿美元的华人资产从美国和瑞士撤离,其中主要去了中国香港、新加坡、加拿大等地,而中国香港是这些资金的首选。

对于这一件事,我觉得可以从几方面来看。

首先,华人资产从美国和瑞士撤离显而易见与两国的银行风波有关。银行业不稳定,资产存放在银行里有风险,尤其是以美国和欧洲目前的状况来看,下一步还不确定会发展到何种状态。因此,有一部分资本,不仅是华人资本,出于避险需求将资金从美国和瑞士撤出来,这个是可以理解的。

其次,短期内这种状况还会继续存在,不过很难成为一个大规模的风潮。因为当前全球仍然是以美元为主的货币体系,如果你有大规模的资产,不持有美元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持有欧元和日元资产,但因其资产种类很少,规模都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你的资产要大规模地离开美元货币体系是十分困难的,而只要你持有美元,不管流到哪儿,最终还是在美元货币体系之内。

再次,美国的中小银行出现问题后,其实很多储户就开始从中小银行提款,并将这些资金存放到大银行。这是目前出现的另外一种变化趋势,本质上是一样的,即避险,未来可能还会持续。

美国和欧洲未来风险如何?

目前瑞士和美国出台的银行救助政策,力度都不小,都超出了以往的支持力度。这对于维持市场流动性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助于局部稳定,但是还不能够完全排除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

第一,市场风险仍在,目前还处在发展过程中,恐慌情绪仍在发酵之中。金融市场的外部性比较强,风险蔓延速度非常快,加之不同金融市场之间的关联度比较高,所以这种情绪的存在仍会给市场带来不稳定性。

第二,总体上来看,当前货币政策还是相当紧的,利率水平很高。自2022年3月进入本轮加息周期以来,美联储已累计加息47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4.75%至5%之间,属于非常高的水平,这对市场会产生很大的压力。比如债券市场价格持续大幅下挫,流动性紧缩。在压力比较强的情况下,市场还有可能会在巨大的压力下出现爆雷。硅谷银行等几家可能稳定下来了,还有一些本身就存在着问题、比较疲弱的金融机构仍会出问题。美联储最新议息会议决定再加息0.25个百分点,虽幅度不大,但可能产生的边际效应不应小觑。此举很可能是压倒部分中小银行的“最后一根稻草”。欧洲的风险也不小,欧洲受乌克兰危机影响最大,尤其是靠近乌克兰的一些国家,还多多少少非直接地参与了相关的一些战争活动,这给它们的经济运行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展望未来,可能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一是美欧的银行业和债券市场还会有波动;二是美国的房地产市场最近大幅度下挫,尤其是商业地产,中小银行的问题可能会带来房地产市场的波动;三是从中期来看,要关注金融机构资产负债久期错配的风险。

瑞士全球金融中心地位不保?

这次瑞士银行危机,对于瑞士在全球金融的重要地位应该会有不小的影响。瑞士人均国外资产和投资居世界第一位,本来有“金融帝国”之称。因银行业的稳定平稳经营,也是全球富豪和高净值人士投资的首选之地。其安全的金融体系和银行的保密体制还使瑞士成为许多投资者的税收避风港。而这次的风波打破了它一向信用优良、经营稳健的形象,加之介入制裁,中立的地位也丧失了。这些对它未来的发展都是很不利的。

瑞士第二大银行出了问题。虽然短期来看,通过瑞银收购瑞信,局部问题暂时缓解,但瑞信带来的影响要真正得到有效控制,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因为瑞信出的问题跟硅谷银行明显不同。它的主要问题在于内部管理比较糟糕,存在大量的不规范行为,甚至可能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深层次问题。这里面水有多深,现在都还不太清楚,需要进一步观察。两家巨头合并之后,能不能稳住局面既要看政策的支持力度,同时也要看瑞信本身存在的相关问题达到了怎样的程度。是可以接受,还是沉疴缠身、病入膏肓。

此外,两家大行合并也存在着一种风险。瑞银收购瑞信之后,有可能它内部存在的问题是大家所始料未及的。而两家合并后的规模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又会带来新的更大的市场冲击。加上国际评级公司会跟踪评级,滞后的顺周期评级往往会放大其负面效应。如果那样,瑞士整个金融体系就不稳了,这个是未来我们还需要关注的。

全球避险需求上升,对中国有何影响?

全球资金避险需求的上升,对于中国有没有一些有利的影响?

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客观、理性地看待。美欧是全球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一般认为这些地区金融体系比较健全,金融发展水平比较高,金融资源比较丰富,大家都很愿意把资本存放在这些地区,但现在问题恰恰在这些地方出现了。

资本不仅有逐利的一面,也有避险的一面。遇到风险,它可能会在全球重新进行选择。而如果进行选择的话,中国经济体和中国市场应该说还是有比较强的吸引力的。市场吸引力不是简单地从金融业和金融市场去看,可能要从更大的范围,比如说经济增长、财政状况、债务水平以及金融市场等。总体来说,中国的金融市场是比较稳定的。最近这些年以来,即使外部有比较大的冲击,中国也承担了一些风险,但还没有出现过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国一直在强调要控制住系统性金融风险,强调整个宏观政策的审慎,政策总体比较理性和温和。

宏观政策审慎操作至关重要。美联储本轮加息力度太大,速度太快,必然对市场带来巨大压力,市场和机构难以承受。目前出现的问题即是在巨大的货币政策收紧压力之下,某些薄弱环节的塌陷。

资本流入不仅是金融资本,比如购买债券、股票,还有直接投资。中国的外来直接投资增长速度还是蛮高的。总体来看,中国在这次风波中获得机会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但是我们也要注意,毕竟全球金融市场目前不稳定,风险频出,市场风险偏好下降,投资需求减弱,这可能还会给中国带来一些压力。

对于如何在此情况下更好地把握机遇,更好地防控风险,我提出六点建议:第一,金融机构保持稳健经营;第二,保持金融市场平稳运行;第三,货币政策维持审慎和适度;第四,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第五,加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力度;第六,有序推进资本项下人民币可兑换。(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宋亚芬

【编辑:王永乐】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3 今日医疗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